新华区“片区开发”重磅操作将影响你我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26       浏览次数:

春雨细入丝,微风不觉寒,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4月21日上午,走在湛河新华区焦店镇新新路段,近观,柳色青青、红花娇艳醉游人;远看,水清、岸美、河畅,风景这边独好,塔吊林立,施工现场一片忙碌。身临其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生活的闲适静好、发展的勃勃生机,就在眼前、尽在当下。

蹄疾步稳:

东方生态智慧城项目强力推进

正在施工的是焦店沉陷区综合治理开发项目,也称平顶山东方生态智慧城项目。该项目是市政府2017年签约引进的重点产城融合项目,也是省、市重点项目。

平顶山东方生态智慧城项目作为连接平顶山新老城区的重要支点,探索的是片区自平衡的整体开发模式。它以“生态”“智慧”为主要引擎,以高标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升为基础,以构建智慧型的运营服务体系为核心,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高规格城市公共配套,打造功能配套齐全、人居社会和谐的智慧型综合社区,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城乡融合新区,改变新老城区连接带的城市面貌,推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

这些愿景,是有据可依的。

她的区位优势独一无二。项目规划面积约4.72平方公里,处于新老城区连接处,具体位于新华区焦店镇,东至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灰管路)、南至建设路、西至新新路、北至平安大道,城市主干道建设路毗邻、湛河萦绕、湿地公园环伺。

她的实力不俗不凡。项目总投资约260亿元。去年,项目全面展开,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投资约8.5亿元,并已完成项目首开区及智慧展馆开放工作,经九路一标段通行,五路东部延伸至辉光路路基回填完成,管网施工;高庄、焦店安置区同时启动工程建设,其中高庄安置区部分楼栋即将封顶;焦店卫生院前楼续建处于安装工程施工阶段。在产业方面已完成5G智慧产业园规划设计初步方案。今年,项目拟进入快速建设期,计划完成投资17.65亿元。

她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项目周边,湛河与其4条支沟野王沟、高庄沟、焦店沟等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生态水绿廊道;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骨干生态资源犹如一座天然大氧吧。“白鹭洲影立水韵,湛河蜿蜒显旖旎,纵横水网筑格局,东西连通接区域”的生态水脉,内外贯通。

她的智慧产业融合其中。该项目不仅仅是聚焦“好房子”,在“好房子”这一最基础的实力之外,还紧盯高品质、高智慧、高品位的目标,引入以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运维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结合区内的农林设施,打造平顶山市城园一体的智慧社区典范。

以生态修复、高效配套、智慧平台、产业导入变沉陷区为生态宜居地,以连缀新老城区的支点位置撬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平顶山东方生态智慧城项目目前正强力推进、蹄疾步稳,为新华区发展蓄势增能,未来可期。

厚积薄发:

西高皇新片区全面启动、野王片区规划先行

如果说平顶山东方生态智慧城项目是作为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的话,新华区重点片区建设项目又将注入新的动力,势不可挡。”业内人士透露说,为加快市区重点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和形象,推动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相统一,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市区重点片区综合开发建设。其中,新华区重点片区建设是重要一环,该区的重点片区通过项目建设和运营,旨在打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齐全、商务商业繁荣的新型城区。

笔者还打探到,新华区目前正在推进的重点片区建设项目范围为西高皇新片区建设区域和龙门大道(西平郏路)周边区域,总占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新华区政府和市发投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谋划、协商与筹备,目前,项目公司华发公司已经成立,协议已经签订,片区边界已经划定。其中,西高皇新片区建设区域东至高皇花园、塞纳城、怡购城、天湖苑等建成小区及西高皇村东边界,西至稻香路,南至湛河北路,北至三七街,占地1.33平方公里;龙门大道(西平郏路)周边区域,东至新新路、野王村东边界,西至井营村西边界,南至建设路,北至创新路,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西高皇新片区控制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经进入程序,野王片区也已启动规划。

这两个片区都处于城乡接合部,在建设中将注重山水生态、乡村田园、人文服务、产业社区等多场景营造,统筹好自然生态保护、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景观体系打造、文化内涵彰显等一系列工作,从而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样本。”业内人士透露。

医疗、教育等智慧化管理,五星级酒店等高端服务业,数字产业园、城市广场等现代化设施……建成后的每一个片区都有生态、有产业,有品质、有品位,有人气、有活力,在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等方面将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在这样大手笔的架构下,一个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新华“新画卷”正徐徐铺开、展露新颜、惠及你我。 (平顶山日报 以沫)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