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今年首次环卫工作现场会在新华区召开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10       浏览次数:

城市环境卫生,事关群众幸福感,关乎城市形象。3月10日,春光明媚,全市首次环境卫生现场会在新华区举行。

当天上午,40多人,5个观摩点,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城市管理工作副县(市、区)长、城市管理局(环卫中心)局长(主任)、环卫处主任等齐聚新华区,围绕环境卫生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看亮点、学思路、促提升。

“今天看了看,环境卫生真是不一样,新华区理念新、做得实。”

“可复制可操作,新华区环境卫生经验,拿回去就能用。”

“新华区环境卫生工作不光用心,还很用情,实实在在在用力。”

“专业人干专业事,当下正常工作干得实,未来工作谋划得好。”

……

联合机扫、城市服务区建设、深度保洁作业、厨余垃圾处理、环保公厕与智慧超市······40多位我市“环卫”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叹一路赞,尤其是在新华区智慧环卫指挥中心进行的座谈中,大家频频发问,把看到的亮点追根问底,努力把“新华经验”学到手、带得走。

今年全市首次环境卫生现场会,何以在新华区进行?何以能得到我市40多位“环卫人”的认可?新华环卫经验到底是什么?

理念:造福于民

近几年,全市环卫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生态城的要求,为鹰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卓越成绩。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环卫服务水平,新华环卫本着环卫一体化管理布局,以”创新提升理念,理念改善环卫、环卫造福居民“发展思路,借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十项专项整治”,抓卫生提质,促设施建设,办民生实事,先后更新新能源车辆260台、增设无水环保公厕25座、主城区“三横六纵”彻底解决繁华路段市民如厕等历史“老大难”问题······

发展态势:亮点多、活力强、后劲足

其一,推进爱心驿站建设,打造城市服务区。

以“让群众方便更方便”为主题,在做优做美有限公共空间的同时,因需拓展公厕服务功能,在公厕24小时开放的基础上,创新“公厕+驿站”,打造24小时服务区,通过公厕升级在辖区建设30座爱心驿站,仅开水一项每天受益群众约30000人次。

其二,增设无水环保公厕,提高民心工程

彻底解决老城区繁华路段如厕难问题,先后在建设路与中兴路、矿工路与中兴路交叉口等中心路段建设投放无水环保公厕25座。主城区矿工路、建设路、湛北路,开源路、中心路、体育路、沿河路、光明路、凌云路“三横六纵”基本实现“见路口有公厕。

其三,延伸驿站配套功能,提高服务品质

充分探索以商养厕,利用公厕管理间引入3座24小时无人智慧超市;和铁塔集团合作,因地制宜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外卖小哥换电站,打造户外工作者的“深夜食堂”。一举多赢,既拓展了服务功能,满足群众需要,又创新公厕建管模式,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贴补公厕开销,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共建共享。

其四,更新新能源车辆,助推大气污染攻坚

改变工作思路,突破工作瓶颈,参考国内一线城市落地经验,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法,借助新一轮的道路清扫保洁招标节点,在财政成本零增加的基础上,实施市场化运作推动环卫一体化,由徐工集团、侨银环境、盈峰环境、兴盾物业等环卫龙头企业提供的260台,价值7000万元的新能源环卫车辆,服务于新华区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除尘等大气污染攻坚作业。至此,新华区环卫作业车辆全部更新为纯电动车辆,这在我市尚属首次,在全省位居第一方阵。

其五,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促进绿色文明发展

作为新华区生活垃圾主导单位,一是先后在辖区11个镇办,96个小区,18个乡村安装了260多个垃圾分类亭,文化墙20多面,1000多个宣传版面,390多个草坪插。采取不定时不定点发放宣传彩页20000张。共设置了1000多个垃圾桶,联合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组织15次入户宣传,共计20000余户。二是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餐厨垃圾统一收运,配备了6辆统一涂装分类运输标识的专用收运车辆,基本建立了分类运输体系。在辖区内安装了6个厨余垃圾专用亭配备配套了厨余垃圾专用垃圾桶及相关设施。利用原有的西体育场航吊站改造为厨余垃圾专用处理站,基本完善了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设计处理能力达30吨,202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三是打造新华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目前以百合金山小区为试点,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垃圾分类试点进行分类运营和监管,配备宣导员、分拣员、收运司机等,落实日常分类管理工作,做好垃圾二次分拣、分类收运、桶边值守、宣导督导、台账登记等工作,为撤桶并点推动垃圾分类作示范,力争2023年实现100%覆盖率。

“新华区环卫工作令人耳目一新,平时干得扎扎实实,换来今天大家现场看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我们要学习先进、提高自己、全面提升,共同用心用情用力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市城管局局长彭涛说,提升城市“颜值”,换来群众幸福。(鲁润佳)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