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索引号 11410402005462140C/2024-00022 关键词
主题分类 2023年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关于小学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提案

发布机构:新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03-29       浏览次数:
提案号
政协平顶山新华区委员会十届二次会议提案第33号
提案者
杜伟红
标题
关于小学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提案
提案内容

建议:1、优化弹性离校制度,降低教师实际压力。2、优化课后服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加强家校沟通合作,达成课后服务共识。

承办单位
区教育体育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杜伟红委员:

您提出的 “关于小学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对您所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弹性离校制度, 降低教师实际压力的问题。

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我区先后出台了《新华区教育体育局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平新教体〔2021〕44号)、《新华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平新教体〔2021〕93号)等文件,要求各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 制定并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目前, 个别学校制定出了相关的方案和制度, 各学校都将逐步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 解决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因工作量增大引起的实际压力问题。

二、关于优化课后服务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为了开展好课后服务工作, 我们印发了《新华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平新教体〔2021〕93号) 等文件, 对课后服务内容有明确要求。一是基本在校完成作业, 在课后服务时段合理安排“自主作业”时间,落实教师看班陪伴与答疑辅导,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二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 课后服务要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学校办学特色, 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 依托学校各种社团, 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影视欣赏、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拓展校外渠道。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 也可争取退休教师、学生家长、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 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也可引进校外专业培训机构的师资, 开展舞蹈、播音主持、书法、篮球、足球、器乐、机器人、3D打印、航模等社团活动。目前,各学校基本构成了“1+X”课后服务模式。 “1”即基础课程,以学生独立写作业和教师辅导答疑为主,“X”即社团活动。如建设街小学, 实施走班社团服务。开展“指尖魔法”“娃娃泥巴社”“童声嘹亮”“劳动小能手”等社团活动, 进行彩泥、合唱、电影音乐、跳绳、武术等活动训练。另外, 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专业人员、跆拳道教练等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展示、医学、传统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为学生打下了全面发展的基础。如凌云小学, 依托乡村少年宫, 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课后服务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参加篮球、排球、乒乓球、书法、绘画、电子琴、舞蹈、泥塑、棋类等18社团活动。如体育路小学采取“作业辅导+素质拓展”的模式,作业辅导做到“作业不出校, 作业不回家”。素质拓展依托学校智慧教育特色办学的校本课程优势, 引进专业的高品质特色社团, 开设有机器人、航模、篮球、跆拳道、围棋、健美操、书法、美术、声乐、管乐、打击乐、课本剧、英语等21个丰富多彩的社团。目前, 全区已形成了“作业辅导+个性社团”多元化课后服务体系, 构建了“服务+减负+特色”的长效发展机制, 常态化开展培训活动的社团426个, 深受学生及家长喜爱, 有效减轻了学生和家长校外培训的负担。

三、关于加强家校沟通, 达成课后服务共识的问题。

为了加强家校沟通, 我们出台了《新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建成以校内家长学校为主的家长教育阵地。各小学建立健全家校有效沟通机制, 严格落实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做好家校日常沟通。逐步加强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 及时发布包含课后服务和“双减”政策相关的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引导家长认识自己也是课后服务的主要参与者, 明确课后延时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减负。认真落实家访制度, 与家长充分沟通学生在校情况, 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开展, 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

感谢您对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