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一、优化政企沟通的组织管理
1.设立专职服务机构。建议成立政企沟通联络办公室(可参考新成立的社会工作部模式),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业务集中合署办公,专职负责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日常沟通、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并给予一定的监督权限。一方面能够让企业明晰政府战略布局的意图、政策导向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能够让政府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投资意向和政策需求以及其他合理诉求。
2.完善政企联系对接机制。认真落实“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市场反馈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确保信息透明,及时解决合作中的误解与冲突。坚持好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所联系的企业调研走访座谈1-2次的工作制度,主动与企业建立经常性、随时随地沟通的联系渠道。通过定期走访、政策宣讲、接受咨询等多种方式,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中小微型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企业融资、物流运输、产业链供应等问题,积极协调、帮助化解。
3.明确各部门协作分工。加强对政企沟通协同机制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科学评估。看工作流程是否过于烦琐复杂,是否存在让企业多头、重复报送资料,各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4.强化实践锻炼。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鼓励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跟班学习,了解企业的主要客户、生产流程、技术革新等情况,以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增强服务企业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感。
二、构建政企合作共赢新机制
1.明确利益共享原则。在政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合理诉求,共同寻找公共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点。政策出台前应充分调研市场情况,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与政策讨论,确保政策既符合公共利益,又贴近市场实际,以激励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畅通政府与企业供需信息。建议定期举办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银政企协调座谈会、重点项目推介活动以及情况通报会议,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在这些平台上,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可以面对面交流,直接探讨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的融资需求。
3.推进惠企政策精准落实。依托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数字平台,建立惠企政策库,组织各部门上传最新政策,即时采集、分类、拆解各类政策要点,通过大数据抓取或人工智能等手段获取匹配信息,及时向目标企业精准推送,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
三、健全完善政企交往两张清单
建立政企交往正面清单制度,精准厘清边界,明确哪些领域属于政商之间正常的、可以联系交往的范畴,让工作人员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哪些领域属于政商之间禁止交往的领域,划清底线和红线,防止不作为、乱作为。
四、完善社会监督反馈机制
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企业家、媒体记者、商会协会和群众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开展“百企评执法”“百企评营商环境”等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让市场主体对政府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并研究措施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