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索引号 11410402005462140C/2025-00001 关键词
主题分类 2025年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关于健全完善政企之间沟通协同机制的提案

发布机构:新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10-21       浏览次数:
提案号
政协平顶山新华区委员会十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号
提案者
杨宜霏
标题
关于健全完善政企之间沟通协同机制的提案
提案内容

建议:

一、优化政企沟通的组织管理

1.设立专职服务机构。建议成立政企沟通联络办公室(可参考新成立的社会工作部模式),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业务集中合署办公,专职负责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日常沟通、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并给予一定的监督权限。一方面能够让企业明晰政府战略布局的意图、政策导向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能够让政府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投资意向和政策需求以及其他合理诉求。

2.完善政企联系对接机制。认真落实“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市场反馈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确保信息透明,及时解决合作中的误解与冲突。坚持好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所联系的企业调研走访座谈1-2次的工作制度,主动与企业建立经常性、随时随地沟通的联系渠道。通过定期走访、政策宣讲、接受咨询等多种方式,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中小微型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企业融资、物流运输、产业链供应等问题,积极协调、帮助化解。

3.明确各部门协作分工。加强对政企沟通协同机制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科学评估。看工作流程是否过于烦琐复杂,是否存在让企业多头、重复报送资料,各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4.强化实践锻炼。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鼓励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跟班学习,了解企业的主要客户、生产流程、技术革新等情况,以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增强服务企业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感。

二、构建政企合作共赢新机制

1.明确利益共享原则。在政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合理诉求,共同寻找公共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点。政策出台前应充分调研市场情况,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与政策讨论,确保政策既符合公共利益,又贴近市场实际,以激励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畅通政府与企业供需信息。建议定期举办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银政企协调座谈会、重点项目推介活动以及情况通报会议,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在这些平台上,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可以面对面交流,直接探讨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的融资需求。

3.推进惠企政策精准落实。依托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数字平台,建立惠企政策库,组织各部门上传最新政策,即时采集、分类、拆解各类政策要点,通过大数据抓取或人工智能等手段获取匹配信息,及时向目标企业精准推送,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

三、健全完善政企交往两张清单

建立政企交往正面清单制度,精准厘清边界,明确哪些领域属于政商之间正常的、可以联系交往的范畴,让工作人员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哪些领域属于政商之间禁止交往的领域,划清底线和红线,防止不作为、乱作为。

四、完善社会监督反馈机制

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企业家、媒体记者、商会协会和群众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开展“百企评执法”“百企评营商环境”等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让市场主体对政府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并研究措施加以改进。

承办单位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杨宜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完善政企之间沟通协同机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在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工作的关注与关心,您所提出的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这也是我们区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区不断深化企业服务,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落实服务保障平煤“1+17+N”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及“1+17+N”集中服务活动,统筹推进全区“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深入辖区企业,积极开展送政策、优服务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万人助万企”和服务平煤“1+17+N”企业629家(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8个。自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各包联单位及县级领导共走访企业270家,共收集企业反映的奖补资金兑现、要素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等7个方面问题42件,协调市级专班受理10件,交办区级相关单位32件,对于交办的这些问题,我们按照“13710”办理要求,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办理,办理后及时反馈企业,切实推动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产销、产融、产学研、人才用工、产业招商、资产优化等6项对接活动100场,达成金额2. 98亿元,投资意向15. 8亿元,用工意向1400个,提供岗位4031个,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用工难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积极落实各类惠企政策,组织政策宣讲15场次。

企业家培训6个班次,帮助恒一锂能、中煤电气申报高质量发展资金共计40元,帮助恒一锂能、国碳纳米、京钰实业申报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共计60万元,支持恒一锂能申报技改项目,申请省级技改资金802万元,已上报省工信厅审核。今年以来,申报头雁企业市级培育库1家,为恒一锂能;申报单项冠军市级培育库企业4家,为联创综机、明轩油业、国碳纳米、中煤电气;申报绿色工厂市级培育库企业3家,为中煤电气、国碳纳米、明建机械。确保企业享受各项惠企纾困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持续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以“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分析当前企业面临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加大助企服务力度,切实在优化政企沟通组织管理、构建政企合作新机制、健全政企交往两张清单和完善社会监督反馈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健全完善协调服务企业制度机制,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提案和建议。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