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索引号 11410402005462140C/2025-00067 关键词
主题分类 2025年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关于《提升新华区营商环境》解决商户门前路面卫生及绿化遮挡的政企结合解决提案

发布机构:新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10-27       浏览次数:
提案号
政协平顶山新华区委员会十届四次会议提案第80号
提案者
高军伟
标题
关于《提升新华区营商环境》解决商户门前路面卫生及绿化遮挡的政企结合解决提案
提案内容

建议:

一、问题聚焦:临街商铺面临的卫生与绿化痛点

1.绿化遮挡影响经营

部分道路绿化带设计不合理,高大乔木遮挡商铺门头,降低商业可见性,影响客流量。

2. 路面坑洼不平,卫生管理不足

凌云路与建设路向西路北商铺门口坑洼不平,部分区域保洁频次低,双重绿化带形成卫生死角,夜间经济活跃区域垃圾清理不及时,公厕等配套设施维护不足,绿化带成了天然公厕。

3. 停车与通行存在矛盾

绿化带占用空间导致停车位不足,商户装卸货与顾客停车需求难以满足。

二、解决措施:制定政企协同优化方案 

(一)绿化改造提升商业友好度

1.动态调整绿化布局

对遮挡门面的高大乔木进行定期修剪,增加通透性设计,如替换为低矮灌木或景观花卉。

结合“口袋公园”建设,在商业密集区设置兼具绿化与宣传功能的景观带,例如增设商户广告牌与休憩设施,形成“商业+绿化”复合空间。

2.企业参与绿化维护

鼓励商户认领门前绿化区域,通过协议明确维护责任,政府提供技术指导与补贴,形成“门前三包”升级版。

(二)卫生管理精细化与长效化

1.建立政企联合保洁机制

政府主导:环卫部门延长重点商业区保洁时间,增加机械化清扫频次,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并提升维护标准。 

企业参与:商圈物业或商户联盟出资增设流动保洁岗,配合政府形成“全天候”保洁网络,例如在商业街及夜间经济区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点,商户自行分类投放。

2.智慧化监管平台

开发商户端APP,支持实时上报卫生问题,城管部门联动响应,实现“问题发现——处理——反馈”闭环管理。

(三)优化交通与停车配套

1.灵活规划临时停车位

在商业街区周边划定昼夜临时停车带,允许非高峰时段停车;协调商场、写字楼等停车场错时开放,缓解停车压力。

2.绿化带与停车位协同设计

在绿化改造中预留嵌入式停车位,采用透水铺装与绿化间隔布局,兼顾生态与实用需求。

三、政企协作机制建设

1.成立联合工作组

由区城管局、商务局、商户代表、行业协会等组成专项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2.试点项目与经验推广

选取建设路商业街及怡购城商圈等典型区域作为试点,实施绿化改造与卫生管理新模式,成功后将在全区推广。 

3.政策激励与企业补贴相结合

对积极参与绿化维护、卫生管理的商户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例如通过“绿色商户”认证可享受水电费优惠等。

四、政策配套与监督反馈

1.完善制度规范

出台《新华区商业区绿化与卫生管理指引》,明确政企权责边界,避免“一刀切”管理。

2.强化监督与评价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发布商业区环境指数排名;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员,由商户代表担任,直接反馈问题。

3.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商户需求与季节变化,灵活调整绿化修剪周期与保洁方案,例如夏季延长夜间保洁时间。

承办单位
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高军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新华区营商环境》解决商户门前路面卫生及绿化遮挡的政企结合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绿化遮挡影响经营”。收到反馈后,我中心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现场踏查和研究,依据实际状况,以建设路沿线为重点,对辖区遮挡商户门头的行道树下垂枝、过密枝进行适当修剪,使其达到通透并预留生长空间,从而减少对周边商铺的遮挡。

二是关于“卫生管理不足”。持续开展“门前五包”行动,加大保洁力度与夜间清洗频次,对双重绿化带卫生死角增加人员重点打扫,并积极发动沿街商户共同参与“大擦洗”活动,做好商铺外擦洗、清扫工作,对道路、绿化带、公共设施等地方的卫生死角、盲点进行清洁打扫。

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秉持高效务实、为民服务的原则,一方面持续加强对绿化、保洁等的日常巡查与动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影响市民生活与城市形象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全力打造优美城市环境的同时,提高服务意识,主动走访、加强沟通,用心倾听企业商户合理建议,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全力以赴优化提升辖区营商环境,不断推动城市品质与服务水平双提升,让广大市民在城市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